close

 轉錄自   張永健的烘焙機 http://idv.sinica.edu.tw/kleiber/prose/eco_military.htm

      經濟學看似一門追逐銅臭的世俗之學,與軍人視榮譽為第二生命之信念格格不入。實則,經濟學並非只處理與錢有關的問題,也處理行為決策與制度比較的課題。而軍事管理,也必須講求方法、效能,無法用軍人的核心信念—「榮譽」—決定所有的軍事政策

        經濟學的核心標準是「效率」,其分析工具為「成本效益分析」。背後的理論關係,一言難盡(請參考筆者之碩士論文)。簡單地說,成本效益分析是告訴決策者,每一種決策、每一種命令、每一種制度,都有各自的優點與缺點—「百利而無一害」者,世間少有。運用成本效益分析,就是將所有可能的決策(命令、制度…)的優點與缺點列出,並評估哪一種決策的「淨值」最大。有時,我們面臨的選擇沒有那麼複雜,只有「做與不做」兩種。(更深一層看,某種資源只有「兩種」用途時,才會是這種「做與不做」的型態。用於第一種用途時,第二種用途的價值就是選擇第一種用途的機會成本。「做」第一種用途的成本就是「不做」第二種用途的價值損失。但是,什麼資源會有兩種用途呢?如果你想到CD,會覺得它只有「拿來聽」這一項用途。想到「時間」或「金錢」,又覺得它有無限種用途。請注意,我們說「聽CD」的機會成本,是指:把「時間」用在聽CD上,而放棄其他選擇的代價。說「買CD」的機會成本,是指:把「錢」花在買CD上,而無法購買其他東西的價值損失。所以,通常我們討論資源的利用,其實往往說的是「時間」或「金錢」,而不是CD這種東西。但什麼時候時間或金錢會少到只有兩種用途?預算法的限制、行政機關的內規、父母立下的家規都可能使一筆錢的用途受限。另外,軍隊中認為「課表視為命令」,所以,上課時間的用途也受到限制資源只有兩種利用方式,並非不可能)那麼,只要列出「做」的優點與缺點,看「淨值」是否為正即可。補充說明,所謂「淨值」,是將「該決策之優點扣除缺點」所得出的「觀念上數值」。要運用淨值的觀念,不一定需要精確的量化,只要知道利是否大於弊,或兩害相權孰者為輕即可。經濟學將淨值最高的決策,稱為「有效率」。

        軍事訓練或軍事行為,其實也隱然使用成本效益分析。在決定攻堅戰略時,指揮者心中想的是:如何最快速、確實達到目標(利益),並儘可能降低我方傷亡(成本)。有時候,能確保勝利果實的戰術,會一將功成萬骨枯:而能將傷亡減到最低的戰術,卻成敗在未定之天。此時,指揮者心中就必須權衡不同戰術的利弊得失,並採取最有效率(淨值最高)之戰術。

        雖然,誠如美國名將麥克阿瑟所言:「在戰爭中,勝利是無可替代的!」但是,這僅僅是說「勝利是戰爭中唯一的目標」(利益);並不是說「追求勝利應該不顧代價、不計犧牲」。犧牲少的勝利,比起犧牲多的勝利,不是更好嗎?

 

        以下,本文將運用以上經濟學觀念,分析新兵訓練中常見的規矩:

        第一,新兵會被教導「聞幹部下達『注意』口令時,新兵若位於室內,應複誦『注意』;於室外則不必複誦」。這種區分情境而要新兵做不同反應之規定,很不容易學習;也就是說,學習成本很高。但是,此區分有其道理。當新兵在室內而幹部在室外時,口令及口令之內容,很容易淹沒在各種噪音中。聽到「注意」之新兵大聲複誦,一方面可以讓室外的幹部知道其後續下達的口令會被聽到;另一方面,也可以讓一開始沒有注意到口令的新兵把耳朵豎起來。

        此兩項考量,在野外也存在。不過,在野外時幹部通常可以看到絕大部分的新兵;而新兵也時時注意著幹部,所以複誦的好處、必要性降低。況且,野外尚有其他考量。承平時期,野外就只是訓練場;戰爭期間,野外就是戰場。在戰場上,非常重視「敵明我暗」、隱蔽行蹤。如果連長下達口令,而兩百人一齊複誦,不用十秒鐘機關槍就掃過來了。是故,雖然區分情境而要求複誦與否的習慣難以養成,但因為室內、野外考量點的確有所不同,是故這種訓練應該是合理的。

        第二,連坐處罰—例如:一人亂講話,全連罰站;一人枕頭未對齊,同一列所有人都扣分—是軍隊常見的管理方式,也往往讓很多守規矩者不平。連坐是否合理、有效率?先列出其可能的優缺點。

        優點:1. 要精確抓出搗蛋者,並不總是簡單的事。一齊處罰,執行成本較低。2. 以連坐法作「威脅」,可以促使新兵勇於揪出害群之馬(若無連坐處罰之反誘因,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作「出賣弟兄」的告密者)。3. 幹部再怎麼努力,都不一定能準確地掌握部隊中所有的搗蛋者或不穩定因子。但是,朝夕相處且近距離互動的新兵弟兄們,對彼此習性都了然於胸。所以連坐法一方面可以使役男為了不拖累弟兄,選擇服從規矩;另一方面,弟兄之間,會形成輿論或無形的壓力(專有名詞是「社會規範(Social Norm)」),共同督促、監管搗蛋者。而由弟兄自行監管,比起由幹部監管,成本較低

        連坐當然有其缺點:如果對該賞者賞、該罰者罰,每位弟兄都有很強的誘因要爭取獎賞、避免懲罰—畢竟自己的行為自己可以控制,只要自己行得正,就會有正面回饋。如果自己作了應受獎賞之行為仍要受連坐處罰,則爭取榮譽的誘因降低,可能使原本服從口令認真唱歌、答數的新兵,轉為「虛應故事」或「但求無過」—大大影響士氣。

        經濟學最深刻的慧見之一,就是人會對「誘因」做出反應。這句話,卑之無甚高論,卻往往被忽略。誘因越大,人的反應越強。例如:國軍為了促使各級幹部做好分內或支援的各項業務,會表揚績優幹部,也就是給他們「榮譽」。榮譽雖然是軍人的第二生命,但畢竟不是第一生命。軍人的第一生命對「榮譽假」的反應大於「榮譽」;對榮譽+榮譽假的反應又大於其個別元素。所以,雙管齊下的誘因,給幹部更強的誘因做好業務。回到正題,用連坐法處罰所有人,就不能冀望「聽口令答數=服從命令=獲得榮譽」這種(空洞的)誘因能促使原本服從口令者繼續聽令。因為原本服從口令者知道「只要有人不聽從命令,所有人都會被處罰」,所以他們就會進一步想:既然無論如何都會被處罰,則只要獲得榮譽的利益,小於為獲得榮譽所需付出的成本(大聲答數所耗費的力氣等等),就不應該爭取榮譽。當然,榮譽對每一個人價值不同;也不是每個人都認為大聲答數是很高的成本,所以連坐法也不見得會讓整個連都選擇不答數(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至少部分人認知到:若整連都選擇不答數,一定會面臨更重的處罰;所以選擇繼續(以較低的音量)答數)。但合理的推想,整體答數音量一定會下降。

        以上的分析,不是要提出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處罰方式。因為連坐處罰或不連坐處罰,各有利弊;所以應該在不同的環境下選用不同的處罰方式。例如:抓出誰的床鋪不整齊,成本很低,就應該傾向不運用連坐法。全連洗餐盤時聲音太大,幹部難以分出究竟是哪些人製造太大聲的噪音,則傾向於使用連坐法。蓋使用連坐法,以後洗餐盤時,每一個人會監督自己旁邊的人—降低監管成本。如果部隊中有人天生反骨,怎麼處罰都依然故我;連坐處罰他的鄰兵、全連同袍,他還是我行我素,則也不應該繼續運用連坐法,改為只重重處罰他個人。若一開始是運用「個人造業個人擔」的處罰方式,但幹部找不出亂源,亂源自己不承認,弟兄們也不願意說破;此時,則傾向改採連坐法。

        第三,要求「整齊」是許多軍令之重點。整齊的部隊隊形或內務,當然有賞心悅目的好處。但是,為了訓練部隊做到整齊,往往要花費非常多時間(成本!)。若整齊僅有美觀之目的,則似乎不值得花這麼多成本追求之—畢竟,軍隊是為了應付戰爭而存在;其一切訓練都應該以「在戰場上獲勝」作最高宗旨。整齊的部隊,固然看起來兵強馬壯而使敵人見之喪膽,但其喪膽程度想必不會太高,蓋現代型的戰爭早已不是以步兵為主的戰爭了。

        接下來,要探討整齊是否有其他功能。

        要求部隊內務整齊的好處是:訓練團隊合作。折棉被、蚊帳或標齊內務,難以一人為之,必須與鄰兵互助。要求部隊整齊,不但方便清查人數;也是在訓練士兵時時注意自己前後左右的人—如果看齊或行進踏步時不看別人,不可能整齊。

        由這些討論可知,「整齊」本身沒有什麼好處(美觀除外);它只是訓練新兵的一項手段而已。要求整齊的真正好處是「訓練士兵團隊合作與注意彼此」。從經濟學的觀點,認知到「整齊只是手段,而非目的」,非常重要。它隱含了:整齊既然只是手段,那麼,如果我門能找到其他成本更低、效益相同或更高的手段,就應該以新的手段來取代「整齊」的要求,方符合效率

        舉例而言,若一直以訓練「整齊的踏步姿勢」作「訓練團隊合作」之手段,其邊際好處必然逐漸下降。假設幹部已經教部隊立正、稍息二十小時;幹部面臨的問題是:究竟在下一堂「單兵徒手基本教練」中,是否要繼續教立正、稍息?此時就應該看,再教「一小時」(「一小時」是邊際分析的單位)立正、稍息,邊際成本與邊際利益孰大。這裡的邊際利益,包括「多練一小時,部隊『因而』更整齊的程度」等。邊際成本,則包括「部隊『再一次』操練單調的立正、稍息『因而』降低的士氣」等。

        回過頭來,為什麼訓練「整齊的踏步姿勢」之邊際好處必然逐漸下降?答案是:一開始訓練時,部隊當然很不整齊;而剛開始訓練時,全軍的進步幅度很快。但進步會慢慢減少;最後逼近極限。到這個時候,再不斷訓練立正、稍息,收效有限;反而造成弟兄厭倦、降低士氣。

        部隊訓練時間有限,但訓練方式各式各樣,所以,當訓練踏步的邊際好處不斷下降,可能就是改弦更張的時候了。例如:士兵在互助組或榮團會時的交談,能讓彼此交心,更能互相照應。所以,同樣也是促進團隊合作的手段。若評估後發現,開榮團會的「邊際淨值」(邊際好處扣除邊際成本;正式的經濟學中沒有這個名詞,是我自己發明的…;不知能否以「租(rent)」代替之?)大於訓練踏步的邊際淨值,那麼,就應該刪減單兵基本教練的授課時數,增加互助組與榮團會的時間。

        由此可知,手段的選擇,並非全有全無(all or nothing),而是可以彼此調配、混合運用,俾使部隊的訓練時間都能用在邊際淨值最高的訓練方式上。

        以上,本文透過經濟學的眼鏡,觀察分析軍事訓練。此乃全新之嘗試,必有不足之處,請各位方家不吝指教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經濟學 軍事訓練
    全站熱搜

    破爛‧強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